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:以人民币计,进出口总值达29.57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,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,延续了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的态势。
今年以来,世界经济增长乏力,外部不稳定、不确定因素增多,我国外贸却能保持总体稳定,这背后的“支撑力”从何而来?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分析,内生增长动力、全球竞争力提升和政策利好落地,是我国外贸应对外部冲击的“底气”。这份成绩单亮点颇多。
“中国制造”在全球依旧是“刚需”。前8个月,我国外贸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,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.2%,占出口比重超六成。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显著,宠物经济商品出口也超百亿元,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国内生产消费回升向好,带动进口增速逐月提高。8月,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,部分零部件进口数量快速增长,体育用品、干鲜瓜果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进口增速达两位数。
中西部地区外贸潜力加速释放。前8个月,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同比增长10.4%,增速领跑全国,规模突破5万亿元,创历史同期新高,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18%,其中12个省份外贸增速高于全国整体。
民营企业外贸活力持续增强。在进出口规模前500位的企业中,民营企业占据219家,较去年同期增加20家。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7.4%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.1%,在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中占比近一半。
众多外贸企业积极作为,拓展多元化市场,提升自主研发能力,加快产品转型升级。以浙江义乌的文具企业为例,随着开学季到来,文具“出海”加快。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,欧美市场客户对产品材质、工艺要求高,利润率也相对较高。一款用欧洲进口椴木制作、采用烫金工艺的新品,每月销量约500万支。目前,欧美市场订单占比从10%提升至30%。8月份,开学经济叠加国潮IP,带动部分文具产品出口快速增长,前8个月我国出口笔及其零件191.5亿元,增长1.4%。
白明表示,从中长期看,我国产业体系完整优势明显,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不变,随着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,外贸稳健发展仍具备不少有利条件。未来,我国外贸有望继续在全球市场中展现强大竞争力,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