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因嫖娼事件彻底“塌房”的艺人李易峰,近日再度闯入公众视野——这一次,他的身份是“被执行人”。
8月19日,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强制执行信息,将李易峰及其名下公司欠款4990万元的事实推至台前,迅速引爆热搜。尽管具体案情未完全公开,但公众不难联想到,这一切与他2022年那桩震惊全国的违法事件密切相关:当时,他因多次嫖娼被警方通报并依法行政拘留,随即遭遇全面封杀,作品下架、代言尽失、社交账号被封,演艺事业彻底停摆。
据了解,此次被强制执行的对象包括李易峰独资的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,以及关联公司北京博众星和。尽管他自出事以后淡出内地市场,但显然,其遗留的债务和法律纠纷并未随之消失。
令人咋舌的是,虽被列为“劣迹艺人”且在国内复出无望,李易峰却悄然转战海外市场。今年4月,他在泰国曼谷举办了一场名为“绿海之约”的演唱会,现场依旧人头攒动、呼声不断,众多粉丝手举“一直在,一直爱”的灯牌到场支持,场面丝毫不逊当年风光。
一边是被国内法院强制执行近5000万债务,一边是海外商演捞金,这种强烈反差瞬间点燃舆论。“不是没有钱,只是不想还罢了吧?”“有钱开演唱会,没钱还债?”等质疑声不绝于耳。更有网友直言:“这难道不是典型的老赖行为?”
也有人起底其商业布局:李易峰于2018年成立的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,虽注册资本仅100万元,但此前通过影视合作、品牌代言等早已获利颇丰。有网友算了一笔账:“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5000万,而他居然还能被执⾏这么多……”
更引发广泛争议的,是部分粉丝“无底线”的支持态度。尽管嫖娼是违法事实,仍有大量粉丝在社交平台发声“再给哥哥一次机会”,并强调其在《动物世界》《隐秘而伟大》等作品中的演技——仿佛艺术成就能够抵消个人道德与法律层面的错误。
对此,反对声音也异常清晰:“容忍劣迹艺人复出,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。”有法律学者指出,此次强制执行仅针对民事债务,并不涉及人身自由限制,但李易峰目前仍处于国内演艺市场的禁令之中。也就是说,他在海外开展演艺活动虽不违法,但若想重返内地市场,几乎毫无可能。
这场由债务执行引发的公众讨论,早已超越个案范畴,演变为一场关于“艺与德”的社会性反思。当资源与光环成为某些人逃避责任的屏障,当粉丝的包容演变为对错误的纵容,“明星”二字所应承载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期待,正遭遇空前质疑。
李易峰这4990万元,执行的是债,考验的,却是人心背后整个时代的价值尺度。
改写说明: